人民币市场研究
发布时间:03-12 16:58 | 官网
【宏观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
2007年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0%,这已经是2006年以来央行第五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我们认为央行可能仍然需要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能代替加息。
宏观经济
流动性过剩压力将逐步缓解
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有助于对冲过剩的流动性
央行在今年1月第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核心目的是控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防止贷款扩张,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效。当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持续的顺差。此举具有预防商业银行在年初集中放贷的目的。央行今年2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然直接针对国际收支顺差矛盾较大,贷款扩张压力较大,目的在于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因为1月份贷款与去年同期持平,处于较高水平。
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从2006年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高达4.78%(比2005年末高出0.5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也可从去年底至1月的贸易顺差来看,还可以根据去年外汇储备的增加量来看。2006年最后三个月,贸易顺差均维持在200亿美元之上的高位,全年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2006年底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0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4亿美元,央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将近2万亿。受今年春节较晚影响,今年1月贸易顺差仍维持在158.8亿美元的高位,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压力仍然很大。
但流动性过剩没有想象那么严重
吴敬琏先生曾称中国30万亿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资本市场的泡沫,其计算方式为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合8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只发行了2万亿央行票据冲销,即还有6万亿元资金留在市场,在5倍的乘数效应下,起码有30万亿元的热钱在市场中兴风作浪。我们认为这种计算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简单地说,中国M2在2006年末为34.56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3.18亿元,难道M2扣除新增人民币贷款全部都是过剩的流动性?更别提人民币贷款余额高达22.53万亿元。
央行易纲行助对于我国当前的流动性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计量和说明,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他认为,央行买了这1万亿美金,外面就有8万亿人民币,这样就流动过剩了。这个理解是不准确的。因为外汇储备有2000多亿是在2002年以前买的,有将近7800亿美元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这四年买的。也就是说在2002年的时候还是通货紧缩的,那时候买美元放出人民币是好事。在1998年还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流动性过剩只不过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和今年以来的现象。在2003年以后放出去多少流动性呢?就是买了7800亿美元,和7800亿美金对应的是64000亿人民币,这64000亿人民币是央行投出去的。但是央行收回来多少呢?2003年开始,一直到2006年底,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分五次3个百分点,这3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大约收回来1万亿人民币。 从2003年4月份开始,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央行票据余额是3万亿。每年贷款要增长,经济要增长,每年大约需要5000多亿的基础货币投放来保证经济增长。M2这几年都增长16%左右。M2增长16%需要投放基础货币,每年大约需要5000亿,从2003年到现在也就是2万亿。我们估计易纲行助把每年的新增贷款与M2增加需要的基础货币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说的同一个问题,因此,从2003年以来央行购买外汇储备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在400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到基础货币5左右的乘数,可能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在2万亿元左右。
制度性调整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当然,如果2007年再度增加2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释放2万亿的基础货币,如果央行不回收相应的基础货币,过剩的流动性将接近10万亿左右,应该说流动性过剩压力仍然较大。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因此,针对外汇储备管理的制度性变革将有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也有助于缓解央行的操作压力。
拟组建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以发行人民币债券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海外投资,将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还可降低外汇储备,增加对海外金融市场的控制权。当然,这主要取决于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购买外汇储备的规模。因此,如果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组建并运行,外汇供求关系和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有所减缓。如果我们假设拟组建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购买央行的外汇储备,如果要购买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发行1.5万亿元的人民币中长期债券,相当于帮助央行对冲了相应的基础货币。
央行有加息的压力
经济继续快速增长、通胀的反弹和信贷的继续增加,使央行有加息的动力。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央行有加息的动力
相比于20世纪年代和90年代的大幅波动,从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期。尽管经历了多次的宏观调控和主要经济体2001年的衰退,中国GDP从2000年8%的增速逐步上升至2006年10.7%的增速,中间没有下滑。随着中国消费潜力的挖掘,经济结构的改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中国GDP有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物价上升使央行有加息的压力
易纲行助就央行是否加息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和经济其他变量还是合适的,是否需要加息,要看通胀,而且要看1月份和2月份的通胀水平,以及中国整个经济情况。而且,他反复多次强调了央行反通胀的决心,使用了“坚决”、“高度警惕”、“及时”等字眼来说明。易纲认为今年CPI保持在3%以内是可以实现的,并不担心粮价持续走高,粮价对CPI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比较短期的现象。
但是,我们认为,由于食品在全部CPI中占比高达30%,粮食在食品中的比重近1/4,而且目前粮食总体还是供不应求(据有关统计,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在2004年9389亿斤、2005年9680亿斤的基础上又有增加,预计超过9800亿斤以上。不过,2006年粮食实现连续三年增产是在2000年至2003年累计减产1550多亿斤后的恢复性增产,相比1998年的10246亿斤还相差很多。我国粮食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当年粮食供需还存在一定缺口,我国粮食的供需矛盾已由“九五”时期的偏松平衡转变为偏紧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粮情),而且粮价还受到国际国内期货价格、天气的影响,在13亿人口的中国,粮价可能会给今年的CPI带来较大的压力。
从1月份CPI和PPI的情况看,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不小,食品价格上涨将是CPI上升的重要推动力。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5.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6年12月上涨0.7%。粮食价格对食品价格和CPI上涨的推动力较为明显。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有所反弹,生活资料价格少见地上涨。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8%。考虑到去年春节在1月,今年春节在2月,1月的CPI有所低估,2月的CPI将会接近3%左右的水平。可见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
信贷大幅增加使央行有加息的压力
广义货币M2增速减缓,狭义货币M1增速较快。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去年末低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去年末高2.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9.6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的变化与春节日期较晚所产生的基期因素有关。M1的快速增长,往往会导致贷款的增加和通胀水平的上升。而M1的快速增长,与企业活期存款的快速增长有关。
【主要金融市场回顾与展望】
人民币汇率市场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有所降低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2月上旬延续以往趋势,继续下跌,进入中旬后开始反弹整理,至下旬又有所反弹,全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跌4.72‰,于最后一个交易日至7.7409。美元对人民币反弹的走势与美元贸易加权指数在本月中下旬快速下跌的走势出现背离,这可能表明,国内在春节因素的影响下,进口增加,对美元的需求加大,使得美元没有像国际市场那般快速下跌。这也体现出央行早先强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的增加。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汇率走势类似于国内走势,月末收于7.351,全月下跌5.68‰。近几个月以来,离岸人民币NDF市场的汇率价格变化滞后于境内人民币汇率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市场拥有越来越大的人民币定价的话语权。
图: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图表来源:路透
在美元快速走低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没有快速升值的结果自然导致其他大部分主要外币对人民币有不同幅度的升值。其中,由于日本央行加息及套利交易大量平盘回补,日元升值幅度较大,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最高至6.492,但之后回落;欧元区经济数据较好,加息预期转强,使得欧元有不小幅度的持续升值,本月最后一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达10.2385,全月升值达1%。由于英镑前期升幅已经较大,且2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甚乐观,物价也意外降低,降低了升息预期,因此英镑兑人民币汇率小幅震荡后收低,收于15.1976,贬值4.45‰。
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至2007年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港元和日元分别升值6.48%、5.18%和12.5%,而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分别贬值3.78%和7%。
图:除美元外主要外币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图表来源:路透
全球不同经济体所处经济周期不同导致各货币汇率变化差异。
美、日经济仍不明朗,欧洲经济阳光明媚。
2007年2月,美元没有延续一月份反弹向上的趋势,而是调头走软,美元贸易加权指数从月初的85左右,降至月底的83.5左右后稍有回升。这主要是受一系列不佳的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贸易赤字重新扩大至612.8亿美元,ISM制造业指数重回50以下至49.3,耐用品订单下降7.8%。另外,虽然房屋销售有所提高,但是房屋价格依然下滑,次级房贷不良率大幅增长。同时CPI由2.5下降至2.1,核心CPI却由2.6上升至2.7,美联储加息与否不甚明朗。当然,仅仅一个月的经济数据也不能说明美国的整体经济情况,而且最近几个月以来经济数据表现出的波动性很大,导致美元汇率出现周期性变化,自2006年8月以来,美元贸易加权指数呈现上升两个月下降两个月再上升两个月的局面,但幅度有所不同。这也体现出市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对美国经济的走势争议较大。
此外,地缘政治及恐怖活动会增加美元汇率的不确定性。伊朗漠视安理会要求其停止铀浓缩的警告,美伊关系重新开始紧张,这可能成为基金重回石油市场,推动石油价格再次上涨的绝佳理由,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对美国已经开始走弱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2月27日,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对美副总统切尼刺杀未遂后,宣布将加大恐怖活动力度,亦对美元多头构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尚不明朗的经济环境,和略显阴霾的政治环境中,美元将会维持在低位震荡。
日本央行在2月21日终于勇敢地迈出了加息的步伐,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25%提高至0.5%,但是此举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就此反应并不激烈,而在2月27日的全球股市大跌的同时,受到日元套利交易大量平仓的影响,日元创下05年7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可见全球股市中流动性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日元。日本利率水平的变化对全球金融市场将有重大的影响,日元与金融市场将会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由于全球股市在高位整理,商品市场重新抬头,因此日元将保持弱势,一旦日本经济出现快速增长,消费及通货膨胀水平上升,日本央行持续加息的话,日元套利交易平仓,空头回补将会引起日元大幅波动。
英国和欧元区的经济仍会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预计基础利率仍会上升,因此英镑和欧元汇率水平将会维持在高位一段时间。
目前国内经济环境不支持人民币快速升值。
由于我国的CPI仍处在较高位置,2007年1月CPI达到2.2%,比之前稍有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春节错开的因素(去年春节在一月而今年在二月),物价仍有上升的趋势,且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人民币贷款都有所抬头,中国升息预期仍然存在,央行官员强调目前已经进入升息的观察期。但是由于中国国内流动性很大一部分是被动接受的,升息恐无法有效减少国内的流动性,从而不能有效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升息对于因供给引起的物价上升无能为力,而只能通过降低需求对物价产生抑制作用,对于目前这种主要由资源和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的物价上涨,很难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央行密切关注的资产价格与利息水平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中国加息与否还有很大悬念,预计此悬念最早会在第二季度才能见分晓。
此外,预计中国二月份的净出口水平会因春节因素有所下降,政府高官近期的言论也一再否定了今年年初市场普遍估计的人民币将加速升值(一年升值可达5%-8%)的观点,因此,预计在经常项目顺差没有大幅上涨,国内流动性没有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将会受到一定的遏制,这从二月中下旬美元走软,人民币却没有快速升值的情况也可以看出。
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没有实质性加大。
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正在倾向于就人民币升值问题给中国政府以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民主党控制的美国国会,近期美民主党参议员竟把2月底的全球股市大跌原因归咎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并认为人民币的低估是政府对出口的不正当补贴,欲推动国会通过所谓“2007年公平汇率法案”。虽然此法案不一定会被通过,但是这正表明已占据美众议院,未来很可能会入主白宫的民主党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强硬态度,预计在美大选以前,这种压力会逐渐增强。但是,目前的美国政府与民主党意见相左,3月初美财长鲍尔森对华访问内容中也并不包括敦促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预计美国政府不会在实质上就汇率问题对中国政府施加更大压力。
人民币汇率弹性将增加。
短期来看美元仍会维持弱势整理的形态,预计美联储将会维持目前联邦利率水平一段时间,政治压力近期不会有实质性的增加,而国内的因素都不支持人民币以更快速度升值。因此,预计短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将维持在一个比较小的水平,而“汇率弹性”的增加将是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新特点,具体将会体现在升值速度的变化将加大。我们仍坚持之前对本年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在3%-5%的预测。
股票市场
1月末宏观经济数据出台后,市场中一直存在加息预期,加上管理层对市场风险的警示在继续影响市场,在前景未明的情况下,2月初股票市场继续上月的回调走势,最低曾跌穿2600点,达到2542点的位置,随即股市重拾升势,强劲上扬,一举越过前期高点及3000点整数关口。2月27日,沪综指下跌8.84%,深成指下跌9.29%,引发了市场的种种猜测和对后市走势的分歧。此外,本次的大幅下跌也使美国市场和香港市场受到影响,反映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相互影响在增强。最终2月28日上证综指收于2881点,较1月31日的2786点上涨幅度为3.41%。
从2月28日收盘时,上海市场市值最大的20只股票月表现可以看出,金融股整体表现弱于大盘,从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月度变化看,金融业下跌2.69%,是所有行业中唯一下跌的行业类别;而原材料、耐用消费品、投资品、公用事业类则表现较为抢眼。
表:沪市1月31日收盘市值最大20只股票月表现
|
总市值(亿元) |
收盘价(元) | ||||
证券简称 |
2007年
1月31日 |
2006年
12月29日 |
增长 |
2007年
1月31日 |
2006年
12月29日 |
增长(%) |
工商银行 |
16366.92 |
16734.34 |
-367.42 |
4.9 |
5.01 |
-2.20 |
中国银行 |
12158.90 |
12590.42 |
-431.53 |
4.79 |
4.96 |
-3.43 |
中国人寿 |
10138.55 |
10799.94 |
-661.39 |
35.87 |
38.21 |
-6.12 |
中国石化 |
7907.26 |
8392.80 |
-485.53 |
9.12 |
9.68 |
-5.79 |
招商银行 |
2365.75 |
2524.55 |
-158.80 |
16.09 |
17.17 |
-6.29 |
上港集团 |
1681.35 |
1597.39 |
83.96 |
8.01 |
7.61 |
5.26 |
宝钢股份 |
1658.39 |
1710.92 |
-52.54 |
9.47 |
9.77 |
-3.07 |
大秦铁路 |
1459.89 |
1367.75 |
92.13 |
11.25 |
10.54 |
6.74 |
兴业银行 |
1239.00 |
1370.50 * |
-131.50 |
24.78 |
27.41** |
-9.60 |
民生银行 |
1156.00 |
1222.09 |
-66.09 |
11.37 |
12.02 |
-5.41 |
中国联通 |
1112.82 |
977.16 |
135.66 |
5.25 |
4.61 |
13.88 |
中信证券 |
1106.43 |
1042.33 |
64.10 |
37.11 |
34.96 |
6.15 |
华能国际 |
1006.62 |
876.43 |
130.20 |
8.35 |
7.27 |
14.86 |
长江电力 |
988.14 |
876.80 |
111.34 |
12.07 |
10.71 |
12.70 |
浦发银行 |
972.01 |
1088.29 |
-116.28 |
22.32 |
24.99 |
-10.68 |
上海汽车 |
859.50 |
378.28 |
481.22 |
13.12 |
9.47 |
38.54 |
中国国航 |
845.34 |
864.95 |
-19.60 |
6.9 |
7.06 |
-2.27 |
贵州茅台 |
827.15 |
266.34 |
560.81 |
87.64 |
103.23 |
-15.10 |
武钢股份 |
669.37 |
656.04 |
13.32 |
8.54 |
8.37 |
2.03 |
大唐发电 |
654.63 |
612.15 |
42.47 |
11.56 |
10.81 |
6.94 |
数据来源:财华金融分析系统
注: 因兴业银行自2007年2月26日计入上证综指,* 为兴业银行2007年2月16日收盘市值,**为兴业银行2007年2月16日收盘价。
管理层的态度转向温和,并未再一味强调风险。2月中国证监会也新批准了建信基金等五只股票型基金发行,在长达两个月的停滞之后,股票型基金发行又重新开闸,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场信心。我们认为,短期内股票市场仍会呈现较大的震荡走势,市场信心将继续经受考验。避免银行体系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仍会是一个重要工作,以防金融风险的扩散。但是,中长期而言,中国股市仍然整体向上。
2月新股发行较为密集,特别是中国平安发行受到市场热捧,引起了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扬。
人民币债券市场
资金面
鉴于春节流动性需求一般较大,2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净投放,发行3月期央票120亿,1年期央票670亿,3年期央票730亿,2月央票发行仅1520亿,远低于上月7050亿的水平。2月央票到期3980亿,高于上月2340亿的水平。2月央行无正回购操作,正回购到期1400亿,节前央行进行了900亿逆回购操作,以满足春节流动性需求,此900亿逆回购于当月到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央行2月投放货币3860亿。此外,央行于2月16日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实现货币回笼约1700亿。
2月新股的密集发行,加上央行突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且未给市场充足时间进行资金准备,2月回购利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剧烈的短期波动,1天、7天、14天回购一度冲上4%以上的高位,但大幅上扬之后均出现回落,说明市场资金充裕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但是,随着央行不断回收流动性,大量新股的发行,以及可能的加息预期,货币市场利率可能在波动中会略有上行。
图:银行间市场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变动
数据来源:α-债券投资分析系统。
一级市场
2月25日,财政部跨市场招标发行7年期国债300亿,发行利率2.93,符合市场预期且和二级市场收益率水平基本吻合,对二级市场未产生太大影响。
2月发行3月期央票2次,发行收益率分别为2.5526%和2.5429%;发行1年期央票2期,发行收益率分别为2.7979%和2.7961%的水平;发行3年期央票2次,发行收益率为3.02%和3.06%。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结果来看,三月期和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维持平稳,三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呈逐步攀升趋势,对二级市场收益率产生一定影响。2月无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
图:央票发行收益率
数据来源:路透
二级市场
受紧缩预期影响,2月初开始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上行,节前新股密集发行推高货币市场利率也对债券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产生一定压力。截至2月14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前,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上行,1年期国债上行7bp,5年期国债上行幅度达10个bp,7年期上行11bp;3年期金融债上行7bp,5年期、7年期和15年期国债上行分别为9bp、8bp和10bp。由于上月末中期金融债上行幅度较大,而国债上行相对温和,本月前半月金融债和国债上行幅度基本相当。节前央行公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于预期已经部分提前消化,加上春节交投清淡,并未引起市场太大波动。
中国平安发行受到热捧,回购利率受此影响大幅上扬,引起交易所市场的宽幅震荡,但从全月看,市场变化不大,2月28日最终报收111.725点,较上月底111.777点仅上涨0.062点。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成交量较上月明显减小,但日均交易量比上月明显放大。
图:上证国债指数变动
图表来源:路透
2007年2月人民币债券市场展望
考虑到春节因素影响,食品类价格在2月仍会进一步上扬。从国际商品价格来看,1月份只有小麦价格继续回落,糙米、玉米和大豆价格均有所上涨,可能表明上月的回调是暂时的。M1增速持续上升,已经连续2个月超过M2增长,固然与股市的持续上扬相关,但同时也意味着通胀压力在上升。因此,2月CPI会大幅上扬。同时,固定资产投资12月单月同比增长仅13.8%,1-2月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出现较快的反弹。鉴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通胀的预期,我们认为央行仍存在加息的可能,但由于已经于2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的时点可能晚于我们此前认为的3月。而是否加息以及在何时加息,需要观察进一步的数据,2月宏观经济金融数据非常重要,特别是信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
因为前期市场上一直存在着加息预期,且这种预期已经部分提前反应在市场上,因此我们认为本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短期内会引起市场波动,但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冲击。3月央票共到期3040亿,到期量仍然较大,而是否加息仍是影响后市走势的重要因素,在前景未明的情况下,市场仍会比较谨慎。短期看,债市应该会维持基本平稳,但三年央票发行利率的走高对于中期债会产生一定压力。从长期看,外汇储备的用途以及管理方式、股票市场的长期走势等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债市资金供给和债券供给的期限结构,债市走向将面临较大的变数,具体的影响需要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较多。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去年末高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67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2500亿元,同比多增432亿元;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3115亿元,同比少增340亿元,主要是票据融资同比少增72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处于较高水平,与商业银行年初集中放贷有直接关系。而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将会有所反弹。
图:货币供给量与人民币信贷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受资金进入股市的影响,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速继续下降,企业活期存款明显增加。1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与去年末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1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去年末低5.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1.8个百分点。当月新增储蓄存款249亿元,同比少增6716亿元。1月末,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比去年末高4.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9.5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企业存款858亿元,同比多增3395亿元,其中活期存款新增1222亿元,同比多增4943亿元;定期存款比上月减少365亿元,同比多减少1548亿元。
政策聚焦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能替代加息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0%,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势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不断进入股市,银行将面临着金融脱媒的负面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有可能下降。当然,如果国际顺差仍然继续存在,其他的制度性安排没有实现,央行可能会继续运用数量调控工具回收多余的流动性。但10%的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央行再度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时,可能也会考虑到更多的因素。
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后果来看,仅是部分降低了商业银行可投入信贷的规模,而在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对信贷的需求仍将十分旺盛,商业银行仍将有放贷的冲动。因此,必须适度提高利息,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对信贷的需求。而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放缓,也有助于防范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