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微观为何有“落差”
发布时间:07-21 23:28 | 官网
上周四,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GDP增长10.4%,回落1.8%;CPI上涨7.9%,其中,6月份7.1%。因此,权威部门的判断是:“宏观调控符合预期”,“物价上涨压力仍大”。
分解上半年各项数据,诸如经济增速、就业,以及消费、投资、出口等等,除了出口和工业增幅回落,其他指标都好于预期,应该说,宏观经济是健康的。
但是,微观和局部层面,情况似乎有些不同:传统出口大省浙江报告,上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出现亏损,广东很多出口企业从去年以来一直在喊“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房地产市场也喊得很凶,从“拐点论”到“百日剧变”,从开发商拖欠土地费到“深圳消费者选择断供”的传言,甚至有人预言,房地产再不“救市”,将威胁到中国金融安全;不满于行政限价的资源类企业也在喊亏,结果是,煤炭、石油等供应紧张,并延伸到电力供应;作为“晴雨表”的股市更可怕,下跌近60%之后,有人预言还将下跌到2000点,或“两年内看不到上涨的理由”。
宏观经济数据“尚可”与来自微观层面诸多“求救”信号形成了某种“落差”。这种“落差”令人生疑,究竟是微观层面的声音被过度放大,还是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声音被放大的情况肯定存在。比如,那条轰动全国的“深圳购房者选择断供”的信息,事后被证明只是“极少数极个别消费者的选择”,“并未出现大规模断供行为”。但传播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受众会清晰记忆第一条信息,而忽略之后的更正、解释、补充性信息。事实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为透视“落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即全国范围而言,房价在涨,且涨幅可观,但某些被断定为“标志性区域”的房价,诸如深圳、北京、上海,因为其“标志性”特点,房价下跌,成交量减少,或部分开发商资金困难,部分中介倒闭等等,借助“负面信息”与身俱来的爆炸性和轰动性效应,会令人产生对整个市场状况“错位”的判断。
出口企业情况不好肯定是事实,道理很简单,美国等传统需求市场的消费能力在下降,同时,出口企业因为人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上涨,以及退税政策调整而成本剧增。但是,情况远不是“全盘皆黑”。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表明,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其中,39个工业大类中,34个利润同比增长。虽然利润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毕竟仍有20.9%的高增长。其中,叫喊下游巨亏的石油、煤炭等行业,其产业链的上游,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选洗业等,利润增长排名分列第一、第五位。
这是一种喜忧参半的情况。可喜的是,工业企业整体表现尚可,出口企业的局部困难,很大程度上是既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结果。可忧的是,从利润排名情况看,资源开采、钢铁等能源消耗大户,化工原料等环境污染大户占据前列,说明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宏观和微观的“落差”,恐怕还与普遍预期有关,即虽然宏观面仍然健康,但由于预期不好,加重了悲观情绪。上周,这种悲观情绪因为美国经济出现新的巨大“利空”,而成为笼罩在中国经济头上浓重的阴影。
“天塌了!”上周,美国媒体用了这样的大字标题。美国所有主流报纸均在头版以接近整版的篇幅报道经济和金融动荡,并纷纷断言“这不是普通的经济危机,不会在近期结束”。
从6月第二周雷曼兄弟公司股价雪崩,到两家联邦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突现危机,直至总资产逾320亿美元的房贷银行IndyMac被接管,引发洛杉矶地区多年来仅见的挤兑风潮,表明爆发一年的次贷危机正在演化成一场长期的、深层次、震荡广泛、触及实体的危机。高度依赖外贸,实体和金融资本越来越融入国际市场的中国,无法躲避这场“不是普通的经济危机”。
在这样的预期下,出口企业首先遭遇“寒冬”,房地产市场滑坡,以及股市出现全球罕见的下跌,很自然被当成是宏观经济未来压力增加的“先行指标”,宏观和微观的“落差”可能在未来会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