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长三角经验警示环渤海
发布时间:08-20 01:01 | 官网
没有一个城市堪当龙头,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在京津冀城市圈中,北京和天津就是这种状态,有实力,但没有形成合力。这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缩影。
环渤海经济圈包括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3个核心区,3个区域的发展延续着这一地区的历史传统:大家互相割据,呈现了一种“诸侯经济”的状态。
同时,京津两地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带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上海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广州、深圳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去年,该地区16个城市的GDP为4667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8.7%,继续引领中国经济的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上海龙头老大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由此影响带动了其他省市重新整合、调配资源,形成了“合而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分工。对江浙城市而言,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引擎。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渤海地区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战的“不合”局面,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无法形成整体力量,也势必影响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突破各自为战的局面
中国经济三大增长极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聚集、辐射作用日益显著,唯有环渤海极化发展有余,辐射扩散不足,这其中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发展的影响。
金雪军认为,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地理范围较集中,城市群经济实力较强,区域发展目标明确较早,这些因素促使其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缺乏引擎。
尤为重要的是,长三角、珠三角拥有比较持久的产业联系,“经济联系网络和产业链条比较清晰,”而环渤海则没有形成稳固的联系。例如京津冀城市圈,城市间经济水平差别大,中心与分中心城市之间没有必然的网络连接,特别是京、津两市的关系界定,成为影响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各自为战曾是区域发展的普遍现象,三大经济圈都不例外,这与行政体制直接相关。“现有行政体制决定的利益格局,造成了环渤海地区各自为战的状况。”金雪军说。
在行政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突破各自为战的困局,他认为应从四方面着手:
首先是制定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规划,京津冀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规划陆续出台,但地区整体发展规划尚为空白;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进行国家层面的纵向协调和地区间的横向协调,进行综合领域与单项领域的协调;第三是在合作需求方面,追求经济圈内城市都需要、利益冲突小、具有共同性的项目。
最后一点是转变观念。以核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都市圈经济日益强大的今天,单一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模式正在转向都市圈带动的模式。这是需要转变观念的地方。
“对环渤海而言,要形成以实力强大的城市群推动区域发展的格局,就必须梳理北京、天津的关系,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分工合作,让两市有机融合。”
消除区域壁垒
在长三角,制造业去江浙,商业服务业去上海;中小企业去江浙,大型企业去上海,形成的是一种错位发展、各有特色的格局。地区间发展各有侧重:上海发展“四中心”,浙江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江苏发展装备制造业。明确的地区发展重点是避免产业结构趋同的首要条件。
环渤海地区三大版块均是“港口+腹地”的模式,各地确定的支柱产业大体雷同,产业同构性强,互补差,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金雪军认为,在现有行政体制的框架下,产业同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破解的思路是寻找消除区域壁垒的办法。如何消除,除了前述提到的明确区域发展重点,还应该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即不但要确定比较优势,而且必须不断强化、坚持发展,比较优势发挥越明显,产业分工及地区分工将越明确。
关键点是,比较优势要在利益上有所体现,“优势是能转化为区域利益的优势,”这就需要引入市场定价机制,协调经济圈内的各方利益。
他分析,区域壁垒应从三方面予以突破:在意识上要强化整体观念,即都市圈的观念;在机制上要建立有效畅通的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协调机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在体制上要加大市场机制的引入,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处理好五大关系
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多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有学者也指出,除了经济总量的累积,长三角更具价值的部分是它的区域合作的经验。
区域合作的关键,就是要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城市间、政府与市场等包含了共性和特殊性的复杂关系。
金雪军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纵向关系,也是个共性问题,但在京津冀地区将更为突出,怎样协调地区政策和中央政策将成为第一考验。
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的广大地区和山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此需要处理好横向的5省2市的关系,基于平等的利益主体的原则,确立龙头城市与二三级城市间清晰的承接、互补关系。
此外,还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局限于以行政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合作,更要引入强大的市场机制,让市场机制发挥区域一体化的主导作用。
在环渤海经济圈的三大版块中,京津冀与辽东半岛偏重重化工业,山东半岛偏重轻型工业,未来发展必将面临重化工业、轻型工业、服务业的冲突,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思考。
而且,对环渤海经济圈而言,狭义的“3省+2市”范围和广义的“5省+2市”范围,涉及的都市圈及其影响的区域范畴都不相同,如何处理大小两个都市圈的关系也是重点之一。
建立三大合作平台
总结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会发现寻找“共性部分”是合作的关键之处。
“作为合作起步的切入点应该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各地利益格局的新的领域,如信息信用、金融、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港口建设等方面。”金雪军告诉记者。
而长三角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把握,以竞争推动合作、实现共赢。
他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立足点,区域一体化应该立足于此讨论问题。在一体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利益均衡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特别是利益均衡原则,强调了在区域内形成平等、开放以及具有自主性的市场利益主体和竞争主体的重要性,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
他强调,加速市场机制发育,突出市场机制的指导作用,需要重点建设三大平台:
首先是信息与信用平台。市场机制需要突破区域发挥作用,前提条件即是提供充分的信息与信用体系的支撑,通过信息化增加沟通与理解,不仅打造经济上的联合体,更要打造突破地区限制的信用平台。
其次是平等交易的平台。政府应积极建立突破地方壁垒的市场网络,形成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交易主体是开放、平等的市场主体,能够自由进出市场。
最后是政策与规则的平台。通过制定区域整体发展的政策与规划,协调处理一体化过程中地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补偿机制的确立、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同时保证不同利益方共享应有的权利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