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美联储2007年首次利率决议
发布时间:02-11 17:17 | 官网
简析美联储2007年首次利率决议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2007年1月31日在结束FED会议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5.25%水平不变。随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发表了如下利率政策声明:
FOMC今日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于5.25%不变。
近期的经济数据已经表明经济增长步伐日渐稳固,且房屋市场也显露出趋稳迹象,整体而言未来数季经济预计将以温和步伐扩张。
近几个月核心通胀数据已温和改善,通胀压力似乎可能随时间推移而逐步缓和,不过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可能令通胀压力持续。
委员会认为仍存在一些通胀风险,今后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程度与时机,将取决于未来的信息所体现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
此次投赞成票的委员包括:主席贝南克、副主席盖特纳、比斯、洪尼格、科恩、克罗兹纳、密娜汉、米什金、墨斯克、普尔、瓦尔许。
从以上声明不难看出,FED将继续关注通胀风险,并再度声称保持升息以抑制物价压力的选择,表明了对紧俏的经济形势可能使之难以控制通胀的担忧,不过,鉴于此利率决定的公布时机正值美国经济显示出一些活力之时——尽管房市呈现下滑, 但也显露出趋稳迹象,而在去年12月会议时FED曾表示房市在“大幅”下滑,同时亦有迹象显示通胀压力正在缓解,也证明了美国经济增长步伐日渐稳固,且未来数季经济增长预计都可以温和步伐扩张,表明FED并无改变利率政策的紧迫感。
去年底,市场人士根据经济数据和经济预期,对2007年的美国经济形势很不看好,纷纷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大幅疲软,美国利率需要调降,尽管现在的事实是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且步伐日渐稳固、FED为此维持利率不变,但谁也不能保证今年全年美国经济不会出现下滑危险或通胀始终受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出现上述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利率下调概率不大。
一. 美国经济现状显示FED不会很快降息
1.据1月3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增长3.5%,高于预估的3%,为去年初以来最高值,令布什政府官员和共和党议员洋洋得意,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齐尔说:“经济中唯一的薄弱点在于房地产领域,而尽管该领域已放缓,强劲的经济还是能够高速增长,这是非常好的消息,可以有理由继续维持政府当前的减税政策了。”
2.强劲的消费者支出远远抵消了房市15年来最大规模的下滑——受助于能源价格下跌且实质薪资强劲增长,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以4.4%的速度增长, 成为2007年经济增长的良好先兆。
3.通胀压力并未上升——FED看重的通胀指标: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增长2.1%,低于前一季度的2.2%,仅略高于许多FED官员定义的“适宜区间”高端。
不过,经济中也表现出一些疲弱迹象:
1.企业投资下滑——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企业投资下滑0.4%,逆转了连续14个季度的升势。
2.2006年第四季度机动车产量严重抑制了GDP增长率,如果不计机动车产量,2006年第四季度GDP将增长4.8%。
3.全美采购经理人协会(NAPM)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2007年1月为48.8,远低于预期,由于中西部为美国制造业心脏地带,该指数的低迷显示美国经济至少有一个关键领
域在今年初萎靡不振。
二、FED维持利率不变对市场的影响
1.FED维持利率不变并且全票通过,表明FED承认整体经济温和改善,通胀状况有所缓和,虽然FED依然把关注点放在通胀,不过预计通胀率也将下降,将再次有利于股市。
2. FED会后声明中关于通胀的论调几无变化,对于债市亦十分有利,似乎他们正逐步远离有关通胀是一个威胁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小步,但这和他们上次传递出的讯息有所差异...,那些有关通胀的评论是非常好的消息,表明FED并无改变利率的迫切意愿。
三、今年FOMC有了新成员应予关注
今年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有了新成员,该委员会对通胀的立场可能会较以往强硬,也许会偏重升息立场,并支撑美元强势。因年度轮值的缘故,今年有四位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将取得FOMC的表决权,他们分别是: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墨斯克、圣路易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普尔、堪萨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洪尼格和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密娜汉,替换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拉克尔,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皮亚纳尔托,以及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叶伦。普尔其实并不算新成员,他在去年10月和12月的会议上均参与投票,临时顶替退休的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盖隐投票,但他今年将代表其所属储备银行投票。这样的决策委员会对通胀的立场不像去年那么温和,打个比方,换作同样的经济情况,去年的决策者会要求按兵不动,而今年的决策者就可能要求升息。
目前,FOMC新成员是否能特立独行倍受关注:
1. FOMC新成员中是否有人会步拉克尔后尘投票要求升息——最有可能这样做的当是墨斯克或普尔。墨斯克在FED前主席格林斯潘离任后,对通胀的立场益发强硬,不过纪录显示,他在1995、1997、2001、2003和2005年投票中均随多数人意见;而普尔则似乎有特立独行的意愿,他在1998年5月时投票要求升息,在2001年6月时投票要求降息,不过普尔在去年最后两次会议投票中均同意维持利率稳定。他在今年1月17日曾表示:“经常有人把我称作对抗通胀的强硬派,我并没有改变这方面的立场,因此我认为,只有当出现了相当明确的新信息,我才会认为应该降息。” 所以,如果消费者物价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尚未明显下降,普尔很可能会投票要求升息。
2.外界认为洪尼格对通胀的立场也“比较强硬”,但其立场自2005年中期以来可能有所弱化,不过他之前曾经有三次背离多数人意见,反对降息,一次是在1995年,两次是在2001年。
3. 墨斯克、普尔和洪尼格均被视作对抗通胀的“强硬派”只有密娜汉被视作“温和派”根据以往纪录,她投票时往往随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