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11-06 15:02 | 官网
金融支持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打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版,既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现代化长远目标的战略选择。经济越发达,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其作用体现得越突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金融支持经济升级的任务艰巨。中国金融亟须确定下一步发展战略,选择好支持经济升级的路径,为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营造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要支持中国经济升级,必须形成合理的金融市场结构,保持结构协调化
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适宜支持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正处于以工业化为主导向城市化为主导的转变过程之中。城市化投资规模大、期限长,如果主要依赖银行体系提供资金,既会加重期限错配,又会提高全社会的杠杆率。因此,在未来经济升级过程中,作为直接融资主要场所的资本市场要大胆做加法,作为间接融资主要场所的银行业要进行战略转型。
一方面,拓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发展有利于经济转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使各类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能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利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政府的债券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债,短期可以试行银行成熟贷款的证券化。同时,建立债券市场监管协调机制,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稳妥推进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建设。注重以提高市场透明度为核心,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分红、退市等规则体系。在股市规范的前提下,让养老金、企业年金、财政盈余有序地进入市场,让股票市场成为规范的投资市场。
另一方面,推动银行业战略转型。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和金融脱媒的加速,银行业靠“拉存款、吃息差”和“向规模要效益”的经营模式将难以在市场中立足,相关政策的实施将倒逼银行业在战略模式上转型。一是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资产负债业务的收入占比将不断降低,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将不断增加,批发业务占比将不断降低,零售业务或差异性业务占比将不断增加。二是从全能型转向专业型。未来银行业将向专业型方向发展,如成立名副其实的农业、建设银行等,充分发挥专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从 “无限区域型”转向“有限区域型”。要有效抑制地方银行无限扩张的冲动,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重视自身的初始定位、银行类别、服务属性和社会价值,采取“求异型战略”,在主要业务区域的确定、客户群体的选择和金融产品的研发上与大银行形成错位发展与互补之势。
二、要支持中国经济升级,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促进价格市场化
利率体现的是一国货币对内的价格,汇率体现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利率与汇率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浮动汇率制下,调节利率对国际收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汇率波动来进行反向平衡,从而增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如果汇率制度弹性不够,则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难以实现利率机制的国际协调。利率市场化机制必须与汇率弹性化生成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调,才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为打造经济升级版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实现市场化意味着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利率在政策当局的政策影响下,反映资金供求关系,从而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一是完善市场化运作的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与各种利率彼此联系,能够对其他利率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基础性利率。基准利率应有广泛的市场参与性,能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是一个传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控制。二是构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和制度框架,注重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调控能力相适应。可考虑建立一个稳健性标准,对于达到宏观审慎性标准的金融企业,可赋予较大的自主定价权。加快商业银行产权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硬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三是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包括明确退出的法律框架、退出后不良资产的处置,还要与地方政府协调,共同进行债权人的资产保全。
走稳人民币汇率改革之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完善外汇市场运行体制、加快外汇产品创新、调整外汇管理政策等。一是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逐步放开外汇交易。汇率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汇率风险问题会更加突出,需要开办银行间、银行与其它交易主体间的远期交易、调期交易、货币互换、外币期货、期权等金融风险管理业务,增加外汇交易工具,满足企业对冲外汇风险的要求。二是改进外汇管理体制,主要取向为 “严进宽出”。以往外汇管理中存在的重流入、轻流出的不对称性正在发生变化。在严进方面,要从严控制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检查和非法外汇交易的打击力度,巩固贸易外汇结售汇、个人外汇和外资进入房地产等监管政策,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实行严密监测。宽出方面,继续有序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限制,逐步放宽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规模、品种等限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等外汇管理政策进行调整,适当放宽审核权限。宏观上,注重汇率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相关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波动幅度稳步加大,以及经常账户逐渐趋于平衡区间,由此形成的被动基础货币投放将减少,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会提高,可以更加主动地根据国内经济走向,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和引导,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互动将更加紧密。
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与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也取决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状况。现阶段,中国的市场化金融改革需协调推进,不能过于激进而造成金融秩序混乱,也不能过于保守而贻误了改革的最佳时期。
三、要支持中国经济升级,必须理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市场多元化
明确中央与地方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不断减持各类金融机构的国有股持股比例,积极吸收境内民间资本入股。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大型银行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鲜有超过10%的。银行业的公共性和系统重要性,使得避免一股独大、保持银行经营管理的独立性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监管,已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股东监督。亟须进一步推动金融业股权多元化,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国有资本要把投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民营资本从 “不愿去、不敢去,甚至有去无回”发展为“愿意去、敢于进,平等竞争共发展”。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理顺后,将会有效增加金融市场活力,激发金融市场创新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多层次的产生主要靠金融创新,随着经济发展需要,投资主体的差异性越来越细化,这就要求有不同层次的市场和产品来满足其投资偏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尽快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和金融机构多样化,明确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积极鼓励优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进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难以顾及的地区和客户领域。在这方面,不仅要有政策,更要有行动。
当前,金融改革正在加速,利率、汇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中国金融已取得突破进展。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是中国能否步入下一个增长期的推动和支撑所在。我们要把握好中国金融行至“关键路段”的方向和步调,全面推动金融开放和发展,优化金融结构,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制,全面助力中国经济升级。
作者:郑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