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

www.stuse.com

浙江金融投资论坛
中国金融投资理财网.com

2021/01.12 星期二 13:23

重压之下 我国宏观调控将更显“灵活性”

发布时间:06-06 10:50 | 官网

 

    相继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不确定因素……2008年,成为中国经济经受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的年份。重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迎难而上。

 

    当前,冷静客观地看待经济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

 

基本要求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颠簸和起落,这是今年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央在安排今年的经济工作时突出强调,要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加大。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努力适应变化,克服困难,稳中求进。我国实际消费增长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对外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全社会总需求增长呈现快中趋稳的态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看,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从今年初开始,连续亮起“绿灯”,显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处于稳定区间。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和已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国民经济运行正在朝着预定的调控目标稳步发展。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充分证明:中央采取的各项决策和方针政策是及时、正确和有效的。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彻中央决策和部署上付出的艰辛努力是有效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态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季粮油有望获得较好收成,生猪生产恢复势头继续向好,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市场消费持续较旺。这些信息显示,虽然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但相对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整体态势而言,其影响仍属局部,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理应并完全可能经受住这些冲击,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一手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控制物价上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是应对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压力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更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