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经济分析摘要
发布时间:04-24 17:41 | 官网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整理的最近一周(4月16日-4月23日)全球宏观经济深度报导精华摘要:
—美国核心通胀放缓暗示升息概率缩减,亮丽企业财报为股市注入新动能—
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前月增长0.6%,高于2月的0.4%增幅,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增长0.1%,升幅低于2月的0.2%以及1月的0.3%。核心通胀显示出令人鼓舞的下降趋势,同时有报告显示,美国房屋开工年率出现上升,进一步验证美国经济能够在不引发物价大幅攀涨的情况下保持增长的看法,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官员纷纷发表言论,指称核心通胀下降是个好消息,但同时也表示关键问题是这种趋势能够延续。
温和的CPI数据意味着FED升息的可能性下降,今年稍晚或许还会降息,投资人目光于是重又关注楼市及其他较为疲弱的经济领域,由此支撑美国公债价格在本周初连涨三日,推动10年期美国公债收益率一度跌至三周低位,不过谷歌(Google)、诺基亚(Nokia)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巨擘公布的强劲业绩,又为美股注入新的动能,投资者从债市转回到股市,上周尾段公债丧失上涨动能,价格走低,但美股道琼工业指数却逼近13,000点大关,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五也创下2000年9月以来最高收位。
本周还有多家企业将公布业绩,另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等也将相继揭晓,应会主导市场走向。
—英国CPI年增幅达至3.1%,迫使央行首次向政府致信解释—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CPI较前月增长0.5%,较去年同期上升3.1%,年增幅创下1997年1月以来高点,迫使英国央行首次向政府致信解释。贝尔斯登首席欧洲分析师布朗称,通胀风险已得不到控制,英国央行(MPC)在5月会议上将必须升息来控制通胀,问题是25个基点的升幅是否足够, 英国央行是否会鼓足勇气升息50个基点,他预计MPC下月应当会升息,并维持紧缩态势不变,5.50%可能不会是此轮升息周期的顶点,受此消息影响,英镑兑美元一度升破2美元,为1992年9月以来首次,此后虽有回落,但仍盘旋在2美元附近。
另外,英国央行公布的会议记录显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4月以7-2票通过维持利率在5.25%不变的决议,其中有两名委员主张升息,而主张维持利率不变的委员则分持两种看法:一派认为“本月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去改变利率水平”,另一派则认为,参考5月通胀报告再做出任何改变利率的决定将更为合适。
—中国经济加速增长,今年可能再加息两次—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高于此前调查预测的11%的增幅,另外3月CPI同比上涨3.3%,高于调查预测的2.8%的涨幅,PPI则为上涨2.7%。ING亚洲研究主管TIM CONDON表示:“11.1%的增幅并不令人意外,但CPI更令人担忧,3月份增幅3.3%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说,已超过了警戒线,但鉴于已采取的若干紧缩政策,他认为中国政府将要等到4月数据在5月份公布后,才会逐步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措施。
路透访查了20家美国、欧洲和中国的银行及研究机构的分析师,他们预计今年中国可能再上调存贷款利率两次,分别在第二及第三季度,这将令9月底前中国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升至3.33%和6.93%,不过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是否加息将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是不是会由偏快转向过热,如果出现的话,就会加息,否则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