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担忧目前股市状况
发布时间:05-15 16:08 | 官网
中国政府高层对目前的股市状况非常担忧,并已召集六名知名学者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参加会议的学者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等,会议主题主要围绕当前股市估值是否合理、是否已有泡沫等问题展开。中国股市沪综指自2006年初以来已暴涨约2.4倍。2007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新股民开户数叠创新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4月末,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达9,394.54万户,当月新增账户669.8万,增幅为7.68%,与此同时,市场上亦弥漫着过于浓厚的投机气氛,表现就是过度交易、过高的换手率,2006年3月换手率为17.72%,到2007年3月换手率已增至44.36%,一年之间增长幅度超过150%。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报告建议,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运用利率杠杆从货币需求上紧缩货币流动性,逐步小幅加息,防止资本泡沫化的过度发展及防止国民经济由“过快”向“过热”转化。货币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矛盾,金融调控措施多是针对收缩货币供给,而紧缩货币需求的措施相对偏少或明显滞后,如升息明显滞后,虽然收缩货币供应仍有一定空间,但空间越来越小,相反,加息可以抑制货币需求,而且空间相对较大;今年以来,中国继续采取了降低或取消相关行业的出口退税以及央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措施;今年物价总水平有望继续保持在3%的调控预期目标内,在目前供求关系下,适度的通货膨胀率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当前对通货膨胀压力并不需要过分担忧,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则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繁荣背后酝酿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在当前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又伴随虚拟经济持续繁荣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只关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而不注重资产价格变化的做法,应将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股票等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察范畴,以及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导致的金融和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