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推动中国加快人民币汇改
发布时间:06-06 20:46 | 官网
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在近期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所达成的一些协议将有助于为加快人民币汇改建立基础,但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他称,与中国的战略经济对话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为了使对话取得成果,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关系,逐步采取深思熟虑的步骤,为实现更大的变化创造动力。保尔森还说,在最近的中美对话中所达成的关于金融服务业的部分协议,如放松对新外国券商的限制,将有助于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保尔森指出,单靠由市场决定的人民币汇率不会消除美中贸易逆差,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部消费和低储蓄率,是缓解失衡的关键。
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中国金融体系实行改革后,金融市场波动性将会减弱,中国的资本市场并未反映出整体经济的状况,中国市场一旦发展更成熟、更具竞争力,波动性将会降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区主管伯顿表示,弹性有限的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目前已经令亚洲其他货币的走势也受限,并且令中国货币政策管理的成本高昂。伯顿重申了IMF要求中国加大汇率制度弹性的看法,指出中国政府有必要赋予货币政策实施能力,来抑制过快的信贷增长和过热的投资,此外,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还将有助于该地区其他货币的升势,解除抑制它们走势的压力。他还说,中国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将公共开支导向社会领域,并且要改善金融仲裁机制,以此来刺激消费支出,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伯顿认为,该地区未来将继续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并将自持续“高于趋势”的全球经济扩张势头中得到动力。亚洲经济体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不得不解决愈发庞大且波动的资本流动问题,其中特别令人担忧的是资本流入大增,因这给当地货币造成巨大的上档压力,这种流动带来潜在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而且由此产生的另一个风险是到时资金流出速度很可能大大快于流入,伯顿称,解决上述流动问题没有“灵丹妙药”,但指出最好的短期政策解决方法可能是弹性汇率与有限干预双管齐下,来缓和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