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

www.stuse.com

浙江金融投资论坛
中国金融投资理财网.com

2021/01.12 星期二 13:23

浙江再推30亿专项贷款援助中小企业

发布时间:03-27 14:13 | 官网

 

    股权商标质押贷款现尴尬 浙江再推30亿专项贷款援助中小企业

    在面对维系浙企生死存亡的资金战中,浙江可谓是费尽心机。

  “大银行找大企业,小企业找不到小银行”,一句话道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尴尬处境。人民银行公开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1.5%,银行贷款率只有4%。最近,浙江在国内率先推出股权质押、商标质押贷款模式,其收效有待市场观察。

  3 月26日,民生银行(5.10,0.02,0.39%)杭州分行与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签订30亿的授信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2009年内重点扶持1000余家民营企业。

  “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硬给”

  “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今年2月28日,一位名叫沈月芳的浙江小型私企老板在与温家宝总理在线交流时提问,“小企业活了,中国的经济就活了,眼前的危机影响非常大,我们想从银行贷款很难。请问您,政府能不能帮帮我们?”

  当前,国家新增的12000亿贷款,大多投向了铁路、公路、电网、机械、基础设施、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依然可望不可及。

  “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硬给”。浙江省个私协会会长徐志祥对本报说,信息不对称、信贷政策滞后是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而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浙江工商部门出台了较多实际举措。

  3月26日,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再次为浙江民营企业专门授信30亿元,计划重点扶持1000余家企业。据估算,平均每家民企可获贷大约300万元。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向本报表示,政府不能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通过该局及浙江省个私协会与银行合作,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贷支持,又降低了银行放贷的风险,以及减轻了银行对放贷对象审核、把关的成本。

  此前的2008年7月,浙江省工商局在国内率先推出《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首次通过制度承认了民间贷款机构的合法地位。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已报批56家,已注册43家,累计注册资金59.025亿元。

  今年初,浙江省工商局、银监局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制定《浙江省股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浙江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暂行规定》,全面创新多种融资模式。

  近日,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与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签订了总额为8200万元的贷款合同,作为贷款质押的就是驰名商标“会稽山”的商标专用权。

  “启动商标质押权贷款,促进了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真正把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产权’。”郑宇民说。

  模式创新需要“变现通道”

  “从股权质押到商标质押,是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两大创新。”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教授说,但股权、商标存在定价、认知等方面的难题,商业银行的操作难度不小。

  金雪军说,利用不动产抵押贷款获取资金,是以往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不过之后再想进行二次融资就很困难。而上述两大创新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

  股权、商标质押,最关键的就是定价问题。“这要求中介机构、银行首先掌握足够的信息,包括对品牌的了解度、股权的价值乃至企业发展前景等。”金雪军说,精确的评价很重要,但评价机构要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却不见得非常畅通。

  评估价格制定后,也不一定就等同市场认可的价格。银行接受质押,看重的是质押物的市场价格,这就意味着要有变现的通道,需要客观存在的交易活跃的市场。金雪军认为,尽管当前也存在股权交易、商标转换等,但远未形成有序的活跃市场。

  事实上,杭城银行业颇有些静观其变的味道。杭州一家国有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透露,《浙江省股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推广已有大半年,但该行尚未受理过一笔业务。原因在于银行看得上的股权,以大型企业居多。“大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很多,没必要搞股权质押,仅凭信用贷款都能获得资金。”

  而对贷款真正有需求的其实是中小企业,但这类企业拥有的股权谈不上优质,很难定价。品牌质押也是如此,尽管省内可质押商标有36.7万件,但具备知名度的驰名商标也多是大型企业。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股权、商标的价格都是变动的,很难控制。

  从最早的单一不动产抵押,到目前形形色色的抵押模式,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了不少。仅资产抵押渠道,就囊括了不动产、动产、股权质押以及包括品牌、知识产权、专利在内的无形资产。

  金雪军教授表示,作为新生事物,市场很难立马消化并接受,肯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